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专题

【榜样引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两优一先”先进事迹展

来源:组织部责任编辑:于天齐终审:闯垒发布时间:2025-06-30浏览次数:23

优秀共产党员

李兴军

 李兴军同志政治信仰坚定,教学方法新颖,科研成果扎实,培养学生用心。在教学方面,勤于探索高校教学规律,勇于创新教学模式,2015年获得校青教赛二等奖,2017年获得校青教赛一等奖、省青教赛三等奖,申报并获批校精品视频课《公共管理学》一门,参与编写美育读本《向美人生:大学生美育书目导读》《美育浸润人生》《爱尚家园向美行》等。在科研方面,深耕经典文本,扎根社会实践,先后主持省哲社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5项,参与国社科项目2项、省哲社项目3项,出版专著《守望公共空间:新时代市域社区治理现代化之思》《向美而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秩序建构》,获得大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黑龙江省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省社科联主题征文一等奖等科研奖励。在学生培养方面,先后担任三届班主任,指导的学生先后考入苏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黑龙江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寻是杯”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李兴军同志将“四有”时代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这片热土上,耕耘不辍,砥砺前行。

历晓寒

 历晓寒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对待工作,她曾高烧坚持完成省级教学比赛,对待学生,她时刻放在首位,曾监考结束才赶往医院接受阑尾炎手术,彰显党员先锋本色。她年均教授4门专业课2门实践课,曾指导学生获学科竞赛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等多项奖项;个人和团队获国家、省级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主持参与省部、厅局级教科研项目31项,出版著作1部、教材2部,发表论文20篇,获教科研成果奖2项。她担任英语21级一班、二班班主任,爱生如爱子,曾自费为多名需要帮助的学生购置学习资料,承诺学生24小时开机提供学业、心理支持;面对就业困境,在院领导的科学部署下,全体老师同心共力下,她一对一修改简历、模拟面试、拓展岗位,带学生去招聘会,现场推荐,档案跟踪,助力毕业生2025年就业位居前列。任系副主任期间,配合主任完成教学管理、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组织全系12轮大型模考,助力专四过级率创历史新高。她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以行动诠释党员担当与育人使命。

赵  薇

赵薇同志爱岗敬业,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融入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教师的忠诚与担当。她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她深耕不辍,肯于钻研并改革教学方法,多次参加各级教学比赛,曾获得“外研社”教学之星外语教师技能大赛全国复赛二等奖和省级二等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成绩。她指导学生参与各级英语比赛,取得多项佳绩。2024年,经学校推荐,赵薇同志全程参与了黑龙江大庆市全球推介活动相关工作,并得到大庆市外事办领导的一致好评。作为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她在教学管理中敢于创新实践,上线智慧教学云平台,为我校未来大学英语数智化课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5年,为满足我校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习需求,她组建教师宣讲团,开展了多场公益讲座,为备考的学生指点迷津。如今,在“四新”建设的背景下,赵薇同志正带领团队建设符合我校校情并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从教20余年,赵薇同志始终坚守三尺讲台,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方向,以教师的敬业精神立德树人,用行动书写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篇章,是新时代高校党员教师的生动缩影。

优秀党务工作者

张琳琳

 张琳琳同志扎根基层党务工作十余年,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社会工作系党支部书记,她创新构建“党建+育人”模式,打造“理论+实践”双轨教育体系,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携手铸魂育人”等特色党建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实践;同步探索“党建+社工服务”机制,牵头与东光街道沁园社区建立结对共建机制,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邻里矛盾调解等难题提出“社区微更新”“智慧养老驿站”等解决方案,形成《社区治理优化建议书》,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她积极为大庆社区工作者开设社工师考试辅导、志愿者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有力推动社区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她深化校社联动,与社区共建“五治五联”体系,搭建校地协同育人平台,构建“高校+社区”志愿服务生态链,推动志愿服务向制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数字化转型路径,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实践参考。担任支部书记期间,带领团队获评校级“样板支部”,个人先后获评校“三育人”先进工作者、大庆市三八红旗手、优秀女职工工作者等荣誉,并于2019年、2021年分别荣获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荣誉称号。作为高校社工系的深耕者,她立足教师与支部书记双重职责,以党建红为社会工作注入温暖底色,以社工心诠释社工人的责任担当。

先进基层党组织

社会工作系党支部

 社会工作系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创新构建“四聚焦”工作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2024年获评学校“样板支部”。支部强化共建联动,与大庆龙凤区、高新区等部门及社区建立党建结对机制,助力学院育人水平与社会治理能力双提升。近五年,开展近万名学员、800余学时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显著提升基层队伍专业化水平;组建省市级督导团队,深入双鸭山、绥化等地开展社工站标准化督导。党员教师郑浩参与制定《黑龙江省社会工作服务站规范》等两项地方标准,获聘“市人大社会建设观察员”,推动多项政策落地,以专业赋能基层治理创新。支部引领平台建设成效突出,2014年成立大庆市社会工作者协会、铸成社会服务中心;2021年获批全省首个省级试点社工站(肇源县城北社工站),获评“黑龙江省品牌社会工作站”。2024年牵头推动“大庆市高校志愿服务培训实践基地”落户学院。2017年至今,党员教师承接30余项国家级、省级及地方项目,累计金额超270万元,其中“童心圆”项目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优秀创新实践项目。支部引领师生参与央视“家庭酷跑大会”等大型志愿活动,获《中国社会工作报》等媒体报道30余次。未来,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重点拓展“党建+智慧社工”“党建+乡村振兴”等领域,推动党建品牌标准化建设,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让党旗在社会工作一线高高飘扬。


文图/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