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我校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工作总结会召开

来源:宣传部责任编辑:闯垒终审:闯垒发布时间:2019-12-06浏览次数:1117

126日上午,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工作总结会在建三江管理局米都大厦召开。学校党委书记董广芝、校长郑喜群、副校长张东杰,建三江管理局党委书记刘相增、副局长张宝林,我校农学、工程、食品、电气与信息4个学院院长,典型项目负责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负责人,建三江管理局农业局、农机局及所属的15个农场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张宝林介绍了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的工作规划与开展情况。郑喜群从学校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建设“两园四院一所”七大创新试验示范基地,探索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新模式,为更好地服务垦区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介绍了学校服务垦区与基地建设情况。张东杰从顶层设计、具体操作、取得成效三个层面介绍了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的执行情况,并对2019年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进行了说明。

针对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2019年实施落地的项目,我校6位典型项目负责人对“寒地水稻基质板育苗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水稻棚内秧盘起盘机的研制”“工厂化育秧种盘生产线自动化”“优质稻抗倒伏技术及抗低温冷害的研究”“稻米储藏、加工过程提升稻米食味品质的关键控制技术应用”“优质水稻保质烘干与生物质供热技术的应用示范”“水稻秸杆全量还田综合配套技术研究”7个典型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汇报。建三江管理局浓江农场、二道河农场的相关负责人作为项目实施单位进行了汇报。校局双方围绕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

董广芝表示,八一农大与建三江联合建设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是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政治嘱托,此次总结会是要为今年的合作交上一份答卷。一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支下得去、干得好的强农兴农科研服务队伍,为大学生实践实习搭建了平台。学校从“研究立地科研、产出益地成果”出发,推进的15个落地科研项目也均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今年,学校响应教育部发起的新农科建设号召,希望能与建三江共建教育部新农科教学基地,通过加大实习实践力度让年轻学子知农、爱农、务农,同时共建合作长效机制,树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典范。八一农大有决心和信心,把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越办越好、越办越有成效。

刘相增表示,建三江管理局与八一农大长期以来在农业生产种植和食品加工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并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创建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使双方合作迈向更高的科研领域,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充分发挥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平台作用,各项创新技术的试验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达到创新发展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目的。希望继续加强研究院的建设,加大合作沟通和创新力度,切实解决农业节本增效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推动各项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步伐,充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指示,全力推动建三江“国家农高区”和 “绿色米都”建设,为建设现代化农业领域航母贡献力量。

今年,随着校局双方对研究院建设工作的推进,学校4个学院的15个科研项目在建三江14个农场及科研所落地。面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我省打造“六个强省”和农垦改革的新形势下,与建三江管理局共建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是我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校局“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培养落地人才、研究立地项目、产出益地成果”为抓手,以“提质、节本、增效”为着力点,通过“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创业孵化、品牌保护”的“四位一体”建设和“项目进入、专家进入、实习进入、信息进入、培训进入、文化进入”的“六进入”模式,打造北大荒科技服务新模式,搭建服务垦区“大舞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必将助力垦区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图文/孙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