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黑龙江日报】大同甜瓜科技小院 科技育种甜瓜“身价”高

来源:黑龙江日报责任编辑:冉壮终审:闯垒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10

  黑龙江日报2025年10月30日第5版

□本报记者 蒋平

推开黑龙江大同甜瓜科技小院的温室大棚,一股清甜瓜香扑面而来。绿意盎然的藤蔓间,圆润饱满的甜瓜如珠玉般垂挂,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个头和品相都优于普通市售甜瓜。

2023年4月,在黑龙江省科协和省教育厅的支持下,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与大庆市大同区农业局共建的黑龙江大同甜瓜科技小院,经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三部委联合批复,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科技小院。

该小院首席专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授盛云燕带领团队多年深耕甜瓜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先后承担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并完成神舟十三号飞船搭载甜瓜种质的陆地筛选工作,累计收集保存甜瓜种质资源2000余份。“我们制定了薄皮甜瓜套种礼品西瓜的生产标准和大棚薄皮甜瓜基质栽培技术规程,推动甜瓜种质资源创新与引进,在雄性不育、果实成熟脱落等性状基因定位以及耐盐碱资源筛选中取得重要进展,逐步构建起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并应用于生产实践。”盛云燕介绍。

小院挂牌以来,盛云燕带领团队成员往返学校与大同区近百次,组织开展农技培训近100场,累计培训农民近2万人次。培训不设讲台,师生以大棚为课堂、以瓜蔓为教材,在田间地头现场答疑,深受农户欢迎。三年来,小院已入驻8名教师、12名研究生驻点开展科研与教学,围绕甜瓜优良品种选育等实际问题攻坚克难,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与此同时,团队还整合学校园艺、植保、农产品加工等多学科力量,开展跨专业农技服务直通车,常年扎根乡村,为大同区西甜瓜等一系列农产品产业技术把脉开方。

科技小院与大同双榆树向阳村结对,开展“一对一”科技帮扶,提供了从育苗、栽培到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全链条技术服务,先后推广了雷首西瓜、黄金宝甜瓜等新品种6个,示范西瓜避雨栽培、甜瓜提质增效等新技术2项。从最初的全村无一户种植经济作物,到甜瓜产业成为村特色主导产业,这一转变彻底激活了向阳村发展潜能,带动村民显著增收。“如今在向阳村,总能听到乡亲们聊哪种甜瓜品种更畅销、用什么技术糖度能更高。科技小院带来的,不只是一颗更甜的瓜,更是一条更活、更实的乡村振兴路。”大同区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主任杨晓庆说。

品牌越擦越亮,甜瓜“身价”节节攀升。通过科技小院推广的品种改良与标准化生产,“大同甜瓜”优质果率大幅提高,市场认可度持续上升,单价较传统种植显著增长。未来,小院将继续推动甜瓜产业向品牌化、精品化迈进,积极探索深加工路径,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