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骄阳似火。2025年暑期,工程学院师生奔赴学术前沿与生产一线,以实际行动服务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从国际学术交流到农场实地调研,从智能装备研发到农机技能培训,他们以饱满热情和坚实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八一农大工程人的责任与担当。
科研成果:聚焦学术前沿推动科研创新
7月18日,董晓威教授带领“粳稻全程智能化机械化单产提升技术优化与模式创新”项目组赴洪河农场开展300亩粳稻核心技术集成示范区调研。该示范区以“宽窄行+分段收获”为主线,集成育壮秧、精准插秧、北斗导航收获减损等关键技术,通过“龙粳1823”高产品种开展对比试验,辐射带动周边5万亩稻田实现智能化管理。项目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已初步构建覆盖“种、管、收”全链条的智能化机械化技术体系。
7月21日至24日,2025“一带一路”国际智能农业装备发展大会在石河子大学举行。李衣菲老师受邀参会,就农业生产智能装备、数字土壤关键技术等前沿话题与国内外专家进行深入交流,汲取最新研究成果,完善专业知识体系,进一步促进学院在智能农业装备领域的学术积累与对外交流。
8月1日至3日,2025绿色能源与资源国际会议(ICGER)暨GER期刊编委会会议在山东济南章丘召开。王福成教授作题为《水稻秸秆灰应用研究》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秸秆资源高效利用的新思路与新进展,受到与会专家高度关注。会议期间,王福成教授当选GER国际期刊青年编委,为学校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搭建了更广阔平台。
8月15至20日,马永财教授、张伟教授、亓立强老师受邀参加第31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与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聘期考评工作会议,会中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伟教授汇报了“十四五”工作情况,考评结果认定为优秀,期间深入考察内蒙古地区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
8月26日至27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七星农场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场观摩会。学院承担的“东北粳稻秧苗转运系统轻简装备智能化研发与应用示范”任务参展,该装备有效解决了水稻移栽过程中人工起盘、摆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高了棚内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期间,水稻棚内生产机械科技服务团队还赴建三江鑫聚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开展调研交流,探讨棚内作业机具创新与智能化提升,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
社会服务:深入田间地头服务产业发展
7月,庄卫东教授先后赴八五三农场、七星农场和创业农场,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庄卫东深入田间地头,与一线农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详细了解各农场在农业生产中机械装备存在的实际问题。此次调研既为我院教师了解基层农业生产实际提供契机,也为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7月17日,车刚教授率队赴佳木斯市黑龙江红兴隆农垦鑫谷泰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就“智能干燥项目”的改造实际情况开展实地调研。黑龙江省北大荒米业集团副总经理刘季君、鑫谷泰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柴成等米业相关技术负责人一同参加调研。期间,调研组实地考察了项目进展,深入交流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后续改进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随后,一行人参观了烘干设备运行现场,针对能耗及效率问题提出了多项优化建议。
7月18日,车刚教授率队前往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黑龙江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和浓江农场有限公司,依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示范基地项目——水肥机耦合效应及产量提升技术管理模式研究与示范”,开展实地考察,深入调研农场生产现状。同时,团队参观了现代化种植示范区,实地察看作物生长情况,结合土壤墒情与作物需肥特性,提出了精准施肥与灌溉的改进措施。
7月30日,宋江教授团队与大庆市盛日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让胡路区政府举办的大庆市让胡路区“油服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中成功签约。双方合作共同申报各类项目,共建润滑耐磨防腐实验室,共同推动大庆油田耐磨防腐阻垢涂料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9月2日,李衣菲高级实验师、刘天祥副教授、闫宇霆老师组成的科技特派团队,赴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东津镇开展科技特派服务工作。期间,团队就水稻生育后期田间管理技术等痛点和难点与东津镇农机中心主任徐景辉进行深入交流。随后,团队一行人员走访了该镇农机市场,了解该镇农业机械产品种类等情况。最后,团队对水稻生长状况进行了考察,观察水稻田间熟相、倒伏情况,评判最佳收获时间。
培训提升:强化技术培训夯实人才基础
7月8日,胡军教授率队参加宝泉岭管理局举办的农机培训班,为来自基层一线的80余名农机操作人员作培训。培训过程中,胡军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围绕农机设备的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与现场指导。通过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示,帮助参训人员进一步掌握了先进农机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
8月3日,应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分公司邀请,车刚教授为2025年度农技(农机)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开展为期两天的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智能农业设备操作、数据分析及田间管理优化等方面。此次系列调研培训,不仅推动了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也充分展现了车刚团队服务农业、助力产业发展的使命担当。
8月29日,体系岗位专家胡军、庄卫东和宋江教授受邀参加黑龙江省农机产业体系召开的“黑龙江省农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启动及培训会”。会上,体系首席专家郭雪峰研究员介绍了体系工作任务,全体岗位成员学习了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站长刘小伟、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路站远研究员等专家所做报告,进一步明确任务,为助推我省争当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新学期新征程共筑工程新篇
这个盛夏,工程学院师生用坚实的脚步深入田野调研,用智慧的光芒照亮科研舞台。无论是在国际会议上分享学术成果,亦是在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既推动了智能化装备研发与推广,也提升了基层农技人员的专业技能。未来,全院师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新学期各项工作,将继续发挥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坚持立足龙江、服务全国的发展定位,着力推进农业工程领域的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文图/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