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
万 霖
万霖同志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能自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她30余年来在教育一线默默奉献,矢志不渝地践行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宗旨。在教学工作上,她坚持理想信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巧妙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教书、育人并举,主持完成省级教改等项目3项,年均工作量600教分以上。在科研工作方面,近5年先后承担、参加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国家专利5余项,带领科研团队成员在节能原粮干燥系统高效换热技术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作为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积极参与学院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2021年机械工程学科获批一级硕士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在学生创新教育方面,率领团队共获得国家级创新竞赛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10余项,三等奖30余项。其中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接榜挂帅”专项赛“稻谷原粮保质智能干燥机”特等奖1项,首创八一农大全国“挑战杯”赛事历史最好成绩。至毕业以来担任6届班主任,班级学风正,就业率高。所指导的研究生生均2篇/人高水平论文以上,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等称号7人。同时还担任年轻教师的业务指导工作,培养团队成员获得省级E类人才、优秀教师等称号。
杨 柳
杨柳同志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教师,她政治立场坚定,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提升政治站位,在教书育人和党务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潜心教学,育人成效显著。深耕工程力学相关三门核心课程教学,年均教学工作量550学时,超工作量完成教学任务,深受学生好评。2024年斩获第七届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及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彰显过硬教学能力。创新实践,赋能学生成长。担任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指导教师,获2023年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学生获该竞赛省级二、三等奖多项;指导完成省级、校级大创项目各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担当作为,党务履职尽责。2022年起任支部组织委员,严谨规范完成党员教育管理、组织生活记录等工作,协助工程基础部获评校“师德先进优秀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担任2018级农机3班班主任期间,精准开展就业指导,实现班级就业率100%,获2022年校“就业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先锋本色,彰显党员担当。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党务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连续两年获党员民主评议“优秀”、师德考核“优秀”,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与责任担当。
张 颖
张颖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积极进步,履行工业设计专业负责人岗位职责,坚持以推动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用人需求,组织修订2024级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聚焦智慧农机装备、智慧交互界面设计、可持续设计、地域特色文创设计等方向,提高专业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优化就业指导服务,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 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2024年度专业就业率96.67%实现突破,促进毕业生与在校生联动交流,促进专业就业工作良性循环。注重科研能力及服务社会能力提升,个人累计发表SCI及EI论文12篇,个人累计影响因子30以上;出版专著2部,参与编写教材1部,申请专利4项,主持及参与省级、厅局级课题多项。注重社会服务,热衷于创新方法在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担任黑龙江省创新方法应用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发明学会发明方法研究会理事,国家三级创新工程师。连续多年从事参与企业创新方法培训、项目咨询,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掌握前沿方法、具备实战能力的创新骨干。指导项目参加中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获得优异成绩。连续三年担任黑龙江省创新方法大赛评审专家,“创新方法”赋能企业创新广受赞誉。
优秀党务工作者
孙海宁
孙海宁同志从事一线党务工作13年,他讲党性、顾大局,严于律己、勤勉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党建业务能力强,他在学院建设省首批“标杆院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指导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获首批省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他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创新实践“党建育人”并举,总结凝练了“13255”的标杆院系培育创建思路。就业育人工作成果显著,他总结凝练“13246”就业育人工作模式,近两年学院平均就业率94.5%,学院就业工作考评连续三年位于学校前四名,先后获得“就业育人先进单位”等多项奖励。学科竞赛成绩骄人,他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两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55项,其中国家级第十八届挑战杯获得两项特等奖,取得我校历史最好成绩;省级奖项110项。文化育人成果丰硕,学院分团委连续多年荣获学校“科技创新先进分团委”“社会实践先进分团委”等荣誉称号。两年来1名学生获得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名学生在第21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获男子甲组铁饼、跳高金牌,实现学校零的突破。他曾获得黑龙江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农垦总局“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三育人”先进个人、就业育人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先进基层党组织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龙江垦区农业发展需求为己任,倾力打造“党建领航・研服共创”新型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该党支部通过与尖山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党支部联建,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研究服务的共同促进。基于农场对现实问题的需求,支部党员联合攻关开发了现代农业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与精准化。有效的提升大豆生产效率和管理智能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5%,高产创建田亩产量提高11.3%,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地号平均较以往提升了20公斤,施肥准确率达到95%以上,每公顷节约肥料3.73公斤。近三年,党支部为农场提供了超过40场次技术咨询服务;对360多户种植大户进行了培训,累计培训农民达到900余人次;并组织了8次现场会议。通过技术讲解和科普宣传,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生产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多年的联建共创,支部党员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SCI、EI以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23项、软件著作权32项。党员的科研服务事迹已被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67次,其中包括央视媒体2次、省级媒体12次。2024届支部党员的就业率达到了100%。
文图/工程学院(航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