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专题

园艺园林学院 杨凤军:科技沃土振乡村

来源: 园艺园林学院责任编辑:李启涛终审:闯垒发布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24

  杨凤军,现任园艺园林学院院长,博士,教授,2019年获科技部“优秀科技特派员”通报表扬。

  一、科技赋能提生产

  科技创新是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杨凤军敏锐地洞察到鲜食玉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传统种植技术的瓶颈之间的矛盾,决心以科技小院为平台,汇聚各类资源力量,引导农户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提升鲜食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杨凤军和他的团队依托青冈县建立黑龙江青冈鲜食玉米科技小院。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科技小院吸引了一批农业专家以及研究生入驻,形成了一支集科研、教学、推广于一体的复合型团队。科技小院从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提高播种质量、水肥高效利用措施、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治、产品加工等关键环节进行优化,逐步建成布局合理、指标科学、协调配套的鲜食玉米种植标准体系。通过田间指导、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形式,手把手教会农户如何科学种植、精细管理。这种“科技套餐”的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鲜食玉米的生产效率,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实现了提产增效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在杨凤军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鲜食玉米科技小院已从一个理念变为现实,不仅提升了鲜食玉米产业的技术水平,带动了农民增收,更以其生动实践诠释了科技兴农、产业富农的理念,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一份坚实的力量。

  二、创新驱动助脱贫

  “三月温室”是杨凤军和他的团队根据黑龙江棚室生产状况和需求总结研发的成果,也是他们为精准扶贫、优化棚室产业想出的“高招”。多年来,杨凤军带领园艺科技服务团队耕耘在棚室生产一线,他们发现传统方式建造温室虽然保温蓄热性好,但投资周期长、造价高,多数农民建不起。因此,他们从降低温室建造成本入手,借鉴了冷棚的钢架结构和温室的朝向,以草帘和塑料膜为材料,采用多层覆膜的方式设计出了新型温室。杨凤军指导林甸镇工农村和实验村建成了“三月温室”生产区,为实现该地区冬季蔬菜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年来,园艺科技服务团队在林甸县实验村和工农村推广“三月温室”,助力棚室种植业发展,指导建设温室50余栋,为村镇脱贫攻坚开辟出一条新路。在此过程中,杨凤军带领团队一次次到现场开展技术指导,从棚室建造初期到棚室蔬菜种植生产,全力以赴地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三、使命担当兴乡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乡村振兴是农业技术工作者的责任。杨凤军和他的团队对地方农业产业有更多的谋划和担当,如,大庆的瓜菜绿色生产及品牌如何打造;大庆板蓝根为主的中草药优质高效种植如何实现;新型棚室的标准化瓜菜生产技术推广示范,这些任务都记在杨凤军的心里,积极带领团队进行规划和实施。乡村振兴、农民富裕,这些担当和使命是杨凤军和他的园艺团队继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