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广财,食品学院(北大荒农产品加工现代产业学院)教师,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体系协同创新岗位主任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传统酿造食品分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
一、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打造一流课程品质
牛广财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开设三个层次共10门课程。作为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他通过“以老带新、传帮带”的导师制方式,培养年轻教师。先后获评为“全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等。
2019年,他带领团队建成《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慕课,并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运行。现已开设10期,供30余所院校使用,线上选课人数已达2594人次,累记网页浏览量已达4493307,累计互动达到14002次,该课程正在进行智慧课程(知识图谱课程)建设。依托该课程平台的《园产品加工学》已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三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同时,参与建设的《农产品加工工艺学》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他积极将“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实践。2021年《食品绿色加工原理与技术》课程思政案例建设,获省教育厅立项支持,并获得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2024年《园产品加工学》课程获得省教育厅第四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立项。
二、打磨精品教材体系,推进教材建设创新
牛广财先后主编《果蔬加工学》《食品科学创新实验技术》《食品加工技术与实训》《园艺产品加工学》等4部本科教材,参编《果蔬采后生理与生物技术》《食品专业英语》《中国酒概述》等5部本科教材。其中,《果蔬加工学》获黑龙江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食品科学创新实验技术》是我校唯一获得首届黑龙江省教材“二等奖”的教材,《园艺产品加工学》是数字化资源的校企合作教材,也是黑龙江省基础学科和“四新”关键领域本科教改试点项目(地方高校“101计划”)支持的特色教材。
三、深耕教育教学研究,引领教学改革实践
他先后主持省级重点项目“省级食品科学综合实验中心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食品类专业新工科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食品领域急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等省级教改项目7项,校级10项。其中,“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在2018年荣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贰等奖”(第1名),“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实验实践开放共享平台建设与实践”在2020年荣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贰等奖”(第5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型教学实践”,荣获校教学成果“贰等奖”(第2名)。
四、实施因材施教策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作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他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创项目4项,省级2项,研创项目7项,指导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授权软件著作权8项;指导“为健康“酵”好——北五味子麦芽酵素开发与销售”等5个项目获建行杯“互联网+”省赛“银奖”,“沙棘冰酒开发与销售”等5个项目获省赛“铜奖”,《黑龙江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指导的学生获国家奖学金3人、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1人、获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8人,有16名优秀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此外,通过国家级“黑龙江抚远蔓越莓科技小院”,培养乡村振兴急需的人才。
作为班主任,他经常与学生进行各种谈心谈话和沟通交流,在学生的就业、考研以及情感困惑等问题上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指导,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学习的引路人。因其表现突出,2011年他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
五、厚植科研创新沃土,践行社会服务初心
牛广财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5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出版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220余篇。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难题,他经常到食品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咨询工作,在专业咨询、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较大贡献。先后获评大庆市“青年科技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优秀科技工作者”。近年来,他将“沙棘果酒果醋”“蔓越莓果汁”“黑果花楸酵素”“鲜食玉米”“毛酸浆饮料”“糙米酵素”“低盐酱菜”等成果进行了转化与应用。其中,“沙棘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批省高校“双一流”学科协同创新成果建设100万元的经费支持,使我省沙棘加工企业获利2000万元以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