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工程学院教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管理与精准作业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大豆机械化生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黑龙江省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一、三尺讲台传薪火,农业情怀育新苗
张伟从事教育事业已逾三十载,始终坚持“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之道,将满腔热情倾注于三尺讲台。在授课时,他常常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为学生们讲述农业机械学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当前的前沿装备。每当谈及农业机械的历史,总是充满激情和自豪,他的话语中满是对农业科技的热爱和对农业发展的期待。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他深知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在课堂中融入最新研究成果、分享前沿科技知识,充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张伟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并利用自己休息时间指导学生项目规划和实验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实力。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团队中多名学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称号等,以及在国家级科技竞赛中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余项,省级竞赛中各类获奖超30余项。
二、科技领航农业梦,科研攻关硕果丰
农业是关乎国家根本、民生福祉的大事。张伟坚信,“只有将农业的根基和科技的翅膀结合起来,才能飞得更高”。多年来,他主持国家成果转化“大马力拖拉机配套气吸式原茬免耕播种机示范”、国家星火计划“DGPS辅助导航精密少免耕播种机的应用与示范”、国家支撑计划“玉米(大豆)原茬精密播种机的研制”等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基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智能化播种机”课题4项;获得各级奖励30余项,其中:寒地精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2BD-10型多功能精密耕播机的研制”等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丰收奖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华神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近五年发表SCI检索论文15篇,获批发明专利4项。
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他不仅专注于技术研发,更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落地应用。他带领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聚焦关键数字技术攻关,研发现代化大农业智能化管理与生产决策系统,以数字农业建设实现农业标准化种植和智能化管理,帮助农民预测种植风险,优化管理策略。通过研发自走式作物表型信息智能采集与分析系统、固定式作物全生育期表型信息智能采集与分析系统、基于决策处方的变量施药技术与装备、三元单质肥精准变量混施技术与装备,以智能农机装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农民增收更有保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科技力量。
三、科技兴农践使命,田间地头解民忧
农业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安全更是国家的命脉。只有农业强了,国家才能真正稳固;只有农村富了,农民的生活才能美好。作为科研工作者,张伟经常亲自前往一线,与农户交流,解决田间实际问题。作为大豆智能化管理与精准作业领域的拓路人,他通过调取各地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践经验和政策需求,研究提出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有效推动当地企业技术产品的提档升级加快其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为了更好帮助农民了解科技知识,张伟通过技术培训讲座、现场会技术演示讲解、技术指导、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参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培训班、宝泉岭分公司高素质农民技能服务操作培训班、尖山农场有限公司高素质农民培育班及各岗站内部培训等技术指导与培训活动。
张伟以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等多领域留下了坚实且闪耀的足迹。他于教学中传承知识火种,在科研里勇攀创新高峰,推动成果惠及万千农户。在科技兴农的道路上,他既是开拓者,也是领路人。他一直怀揣着对农业的热忱,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为农业现代化事业添砖加瓦,书写着属于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