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黑龙江日报:社会眼|八一农大:培育中国良种 打造“硬核芯片”

来源:黑龙江日报责任编辑:李启涛终审:发布时间:2022-06-09浏览次数:1062

  在广袤的龙江大地上,农业的绿色发展正在不断加快推进,田野里充满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气息。一块块能让粮食增产、让农民增收的农业“芯片”正在扎根黑土、生根发芽,为生产按下快进键,为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寒地种质点“豆”成金

  前不久,已经60岁的朱洪德再一次动身前往位于密山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科学研究所。

  春天播种,夏天授粉,秋季选种……这位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大庆到密山,每年至少往返3次对大豆“望闻问切”的“全科医生”,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豆育种项目主持人及大豆育种室主任,科研所副所长,省良种化工程项目执行专家朱洪德。

  一次次地动身前往,一次次地满载而归。从青春到华发,朱洪德在大豆科研、生产领域耕耘39年。他说,“进基层一线,才能看到日新月异的变化,才能精准掌握数据和信息。”

朱洪德在大豆试验基地

  大豆又称黄豆,古代叫菽,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产大豆不能完全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培育优良的国产大豆品种!”朱洪德在心中立下目标。

  每年到了7月份,广袤的龙江大地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同时也将迎来大豆杂交的时节。“大豆刚开花时,苗矮小且雌蕊只有针尖大,我们就弯着腰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工作。”朱洪德说,像这样一次次地弯腰起身、再弯腰再起身,他已经度过了30多个夏天。“这几年,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了,我就拿着放大镜‘趴’在地里接着干。”他说。

  “再好的种子,换个地方也有可能减产;这头儿‘好不容易’把产量提上去了,那边儿蛋白质和油分又容易降下去。”朱洪德说,大豆有个“怪脾气”,因此想培育出高产、优质且适应性好的大豆种子,磨的是大豆的“脾气”,耗的是研究者的心血。

  自1983年7月留校工作至今,朱洪德参加了56个大豆新品种培育,其中,由他主持培育出43个大豆新品种,高油大豆含油量高达26.13%,高蛋白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50.05%,创新出一批高油、高蛋白、高异黄酮、高抗大豆灰斑病的大豆种质资源,居国际先进水平。从“垦农1”到“垦农41”,从“垦鉴豆3”到“垦鉴豆43”,他主持培育的大豆品种累计推广面积8000多万亩,创造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如今,60岁的朱洪德依然奔波在科研一线。他说,要为中国大豆“争气”,只有不断打造“硬核芯片”,才能攥紧中国种子。

  耐盐碱育种勇创“芯”

  耐盐碱育种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又一项突出育种特色。“‘十三五’及‘十四五’期间,我院承担了10余项作物耐盐碱鉴定及机制分析任务,筛选玉米、大豆、水稻及杂粮等耐盐碱种质资源近200份。”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杜吉到介绍。

  以水稻种质资源为例,八一农大育成的第一个省审水稻品种——“垦粳8号”曾在第二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品评品鉴活动中获得“优秀入围”奖、全国优质粳稻食味品评三等奖。

在该品种育成的背后,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中心数十年磨一剑、追梦创“芯”路的坚守。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团队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培育出了“垦鉴稻5号”、“垦粳稻5号”、“垦粳稻9号”等水稻新品种。

  “2004年,也就是我校搬迁至大庆的第2年,当时我还在读研究生。陪导师郑桂萍教授去大庆王家围子考察,当地水稻田盐碱比较重,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都不理想。尤其在水稻品种选择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耐盐碱性差、后期早衰、丰产性差等。”李红宇回忆说,当地一位农户大姐曾望着十几棚因为盐碱危害而死亡的秧苗时失望地说“这一年没希望了”,这对他触动特别大。

李红宇(左一)在讲解盐碱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盐碱地改良是个综合工程,优良的耐盐碱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缺一不可。

  2006年,正在沈阳农业大学读博士李红宇配置了一批杂交组合并在南繁后寄给导师郑桂萍进行盐碱地环境下的后代选择。“之前已有的强耐盐碱种质资源综合农艺性状较差,其杂交后代因不良性状间的连锁结果差强人意,因此我们走了另一条技术路线。”李红宇介绍,他通过不同供体来源的抗逆导入系的聚合有利基因,提高后代材料抗逆性水平,并通过高强带的盐碱胁迫从优良品种背景的回交导入后代筛选到强耐盐碱个体。

  读博期间,李红宇与导师郑桂萍合作,积累大量的耐盐碱水稻杂交后代。并于四年后毕业回到导师郑桂萍科研团队,按照既定的技术路线对后代群体开展了大范围的筛选鉴定。终于在2018年,审定了产量、品质、耐瘠耐盐碱性等综合表现优良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垦粳8号”。

  2021年,在延安市南泥湾北大荒水稻示范区水田地里,历两次洪水的20亩“垦粳8号”经过测产,平均亩产依然高达567公斤。

  航天育种“上天”“落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薄皮甜瓜杂交育种拉开帷幕。“当时主要采用杂交、回交、群体改良等常规育种手段,育种周期漫长且部分劣性性状较难改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设施农业研究院院长田丽美告诉记者,她带领团队集中力量研究航天诱变机理,并针对航天诱变变异率小的问题,利用学校科研设施,人员优势,对搭载的种质资源采取了“一年俩地五代”的快速筛选方式,并借助团队成员在分子育种上的经验对劣势变异单株进行了基因对比和变异性状定位。

田丽美在实验室

  “通过航天诱变的机理研究,我们确定了航天育种的有效性,此外缩短了育种进程,避免了劣势性状遗传。”田丽美说,团队建立了甜瓜、板蓝根和番茄的航天诱变育种技术体系,获得了一批新品种、新品系和新材料。先后育成并审定优质甜瓜品种5个,黄瓜品种2个,已完成或正在参加省级以上区域试验的新品系、新组合5个。

  自2010年起,田丽美带领团队与中国航天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先后5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园艺类作物种质资源和北药种质资源36份309克。“航甜清雅”、“航甜流星”两个新品种经过基地大面积示范,比普通甜瓜品种更加清香、甜脆,一改传统品种外观和口感风味,且更耐寒,更耐盐碱,当前已育成品种在大庆周边地区推广百万亩,带动地方经济效益2000万元,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