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十)

来源:新闻中心责任编辑:耿丽雪终审:发布时间:2018-11-01浏览次数:1422

评论:喜迎六十华诞 共建文明校园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农大这个知识文化殿堂汇聚了各方才俊,沉淀着办学六十年的深厚底蕴,有术业精深的师者,有最具青春活力的少年,有连绵延宕、缤纷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让人心驰神往、浸润其中,成长进步,活成理想中的样子,做到最好的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具体到我们农大校园里,才艺达人为数不少,文化活动百花齐放,有13个教工社团、146个大学生社团,具备丰富的门类品种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师生们各选所好,各逞其才,在丰沃的土壤上尽情挥洒才能,影响众生。比如,诗歌、书法、绘画、摄影、唱歌、太极、茶艺、汉服、剪纸,以及羽毛球、网球、篮球、健美操等体育文化项目,无不在繁花似锦的绽放中实现传统教育的重要功能:品鉴人性、涵养人心、安顿人身。

  我校去年荣获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标兵”荣誉称号,今年学校党委工作要点提出“巩固文明校园创建成果,不断提升文明校园创建水平。”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渐染、潜移默化,能够使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精神动力等逐渐趋同共进,继而营造凝而不散的气场,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

  在此陆续推出校园文化人物(群体),展示他们的精神世界与实践成就,领略大学校园里的异彩芬芳,倡导广大师生将爱好特长与工作生活有机结缘,深度融合,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群体参与,这些师生开展的活动,都是传播展示、弘扬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完善自我身心、通向理想彼岸的不同路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弘扬,是对校园文化大厦的添砖加瓦。

  人生有所成就的秘诀,来自于正确的选择、执着的坚守、不懈的努力。纵览下面的系列故事,读者会发现关键词就是“热爱、坚持、分享”。在细水长流的时间里,最用心的一切,便是最美好。所有的选择与积累,都在时光里熠熠生辉。相信努力,就会发现努力真有回报;相信美好,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美好。你怎么想,怎么期待,就会有怎样的人生!

策划:新闻中心 校工会 校团委


读书是最美的风景线

              ——记图书馆读者协会

  人们都说,大学是一座美丽的象牙塔,社团则是象牙塔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我校的图书馆读者协会恰如一颗闪耀的星星,在这道风景线中熠熠生辉。当记者跟随协会会长来到图书馆的读书间时,眼前看到的景象是,每个人手捧一本喜爱的书籍细细的咀嚼着每一段文字,有的拿起笔记录着,有的正在与旁人分享着,整个屋子里充满着温馨的书香气息,每个读者的脸上都洋溢着发现新世界的豁然开朗,整幅画面映在眼帘,美不胜收。

  读者协会隶属于图书馆与信息中心文化建设部,现由50余位热爱文学喜爱读书的学生组成,以“阅读助力成长”为会训,以“读书”为中心,以“我读书我快乐”为宗旨。协会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活动,承担了搜集读者意见、反映读者呼声的作用,创办11年以来,在老师与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对校园文明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同时,协会通过各种阅读推广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使学生在活动中切磋、交流、沟通、提高,缩短了读者与老师的距离,增进了读者与老师的情感交流。各种活动的开展,加快了协会成员的成长步伐,更使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增加了解,促进了阅读风气的养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协会指导老师李丽娜饶有兴趣的向我们介绍了协会日常开展的活动,每周的《读书沙龙》活动,会挑选一本图书大家共同阅读,然后开展读书经验交流会,成员间相互学习、相互解答疑问,促进参加者对书籍深层次理解和对精髓内容的把握。协会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于201310月在我市率先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寻找真人书志愿者,将其的独特经历与大家分享。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既有文化性,更有实际指导性,参加活动的同学增长了见识也丰富了阅历。

  从来都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在各种活动的筹备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每每看到协会成员们团结积极的做每一件事时,都会觉得十分温暖,十分感动,就更加坚定了把协会做好的信心,因为他们,便觉得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每一刻都值得珍藏,每一分都是属于这个大家庭中最美的回忆。”会长李玉满说到。“越办越好”,简单的四个字则体现着师生对协会最真切的祝福,愿每一个农大学子都能够与书为伴,与八一农大精神一同前行。

文字记者:华成宇、黄宇佳

图片由读书协会提供

以茶为名,弘扬国之经典

             ——记校茶艺协会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至今已有4700多年的种茶历史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吹过了一阵养生的风,茶亦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以茶思源。”对于茶,茶艺协会会长王耀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茶道里永远有值得学的东西。茶之本质就像人生,从苦涩到甘甜,叶子由青变黄,犹如人慢慢苍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作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传承的。我校茶艺协会成立一年,已有106人加入,队伍的不断扩大,让人感受到了当代学生对茶文化的崇尚与热爱。协会每周五都会组织教授社员们如何泡茶、如何品茶,了解茶的奥妙,成员们在慢慢品味探索中,对茶道精神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地域的差异,让每个地方的茶文化均有不同,泡茶的过程需要静心、怡神,只有静,茶才能润苦化甘,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感悟人生道理的延伸。

  “以茶集品。”茶文化包括茶道、茶故事、茶学、茶精神等,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享受。茶的种类更是多样,在大类上分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在大门类下,茶的分类则更加复杂。现如今,茶无论是作为饮品,还是其具有的养生价值,都受到了众多师生的喜爱。品茶的过程中,分享茶的宁静与清香,也不失为一种高雅的享受。“花间一壶酒,难抵半碗茶。”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以茶为模。”顾名思义,茶的奉献精神,倡导人做一个清正廉洁的“茶人”。人生的道理有千百个,哪一样我们都需要参透,就像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取成经。在生活的每一个拐角处,我们都经历着不同的选择,这就是一道道坎儿,只有翻越这道坎,我们才有去往下一站旅行的机会。其实茶的精髓用语言是无法精确形容出来的,讲究一个“悟”字。只有细品,方能知分晓。

  “以茶会友。”今年是学校建校六十周年,会长王耀东代表协会成员发声:希望茶文化在校内普及,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加入茶艺协会,一同“品茗”,一同分享人生;希望学校迈步向前,发展的越来越好,农大人一往无前。

文字记者:苗宇

摄影记者:李炎群

一笔书画,寄情托志

           ——记校云海书画协会

  在农大的岁月流金中,有这样一个协会,她它不骄不躁,默默前行,静默、谦虚是她最真实的写照,这就是校云海书画协会。协会自2004年创办至今,一回眸已是十四个春夏,协会一直在盼望与接纳那些农大校园里真正热爱书画的人。

  “诗书画,松竹梅,书有道,艺无涯”,云海书画协会较之诗情画意也更进一层。社团秉承激发成员书法、绘画兴趣,培养成员书法、绘画才能的宗旨,以老师传授经验为依托,以学生训练比赛为平台,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一个了展示自我的乐园,提高自我的天地。接受采访的段谟洋同学说“云海书画协会不同于学生组织,也不同于其他的社团,协会在形式上给成员自由的空间,平时主要通过课余时间帮助同学们培养一个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舒缓同学们课业上的压力。”书法、绘画作为秀才四艺中的二艺,自古便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今天,它们仍然是评价一个人素质能力的重要因素。

  协会针对在书法、绘画上有一定基础和兴趣的同学,定期开展书法、绘画讲座活动。有基础的成员可以在活动上交流,提升能力,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学习交流提高技艺。“每周五、周六晚6:308:30的活动时间便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两个小时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那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交流,通过笔墨纸砚而进行的更深层次的沟通。”协会每次活动时,都会为每一位成员提供各种绘画及写字的工具,成员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意和情怀。

  也许,诸多原因,让现在大学生的生活节奏变得愈加快速,可在云海书画协会,大家的节奏似乎放慢的许多,这种节奏的舒缓,给了学生们再起航,再出发的动力,所谓诗之书法,画之绚丽,最平凡也是最普通的安逸。

文字记者:张瑞

摄影记者:顾亚龙

精致勾勒,剪纸花开

          ——记校剪纸协会  

  镂金作胜,剪彩为人。剪纸艺术,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形式多样,造型各异的剪纸总是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艺术享受。一把剪刀,一张纸,展现生活百态。提到剪纸,常让人联想到喜庆的窗花,节气浓郁。而在青春飞扬的剪纸社团,赋予了这门传统艺术不一样的属性— —新潮。这里的作品生动传神又创意十足。在剪纸社眼中自然万物皆为素材,一片片柔软的叶子在他们手里也会变成精致的剪纸作品。

  剪纸协会会长李仕韦巧缘下了解到张仲雅老奶奶,被张奶奶的生活态度打动,也被她的剪纸技艺所吸引。正是在张奶奶的影响下,李仕韦加入了剪纸协会,看着一张张纸在自己手上被赋予生命,她深切的感受到了剪纸的魅力。但剪纸的过程就像体会人间百味,有苦有甜,有创作成功的欣喜,也有创作瓶颈期的不耐。由于剪纸耗时较长,创中作不免枯燥,这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克服,在创作过程中发现乐趣。这也许是剪纸最磨炼人的地方,耐住寂寞,方能看到剪纸花开。提到如何平衡兴趣和学习时,李仕韦表示剪纸不仅是一门艺术,更像一个老师,教会我们如何静心,如何坚韧。这些精神和特质正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这也更加深刻的体现了剪纸的文化意义,吸引我们去探索这神秘的乐园。

  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当代大学生有义务去传承。且需要传承的不仅是其精湛的剪纸技术、它所赋有的深刻内涵、通过作品展现生活风貌传达的精神风韵,还有剪纸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在创作中赋予剪纸更多的现代气息。

文字记者:刘佳慈

摄影记者:王家博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九)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八)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七)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六)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五)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四)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三)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二)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一)